撰文整理:Caroline
發布時間:2025/3/28
隨著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,政府與各地方縣市紛紛加碼生育與育兒補助,希望減輕新手爸媽的經濟壓力,讓更多家庭願意迎接新生命!但各類補助身分條件不同,資訊分散,讓人一頭霧水。
這篇文章一次幫你整理2025年最新生育與育兒補助,讓你輕鬆掌握可領補助的項目,確保不錯過每一筆資源!
生育獎勵金是由各地方政府發放的生育津貼,每個縣市金額不同,最高可領 4 萬元!部分縣市地區還有「鄉鎮加碼」!
🔹 申請方式:於寶寶出生後6個月內,向戶籍所在地的區公所或社會局提出申請,並提供寶寶出生證明、戶口名簿、父母身分證等相關文件。
🔹 最新補助金額請參考各縣市公告!
生育給付由勞動部勞保局發放,根據父母的就業保險類別來申請,主要分為勞保、農保、國民年金等類型,給付金額依照個人投保薪資計算。
補助金額:前 6 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,一次給與生育給付 60 日
申請條件:
(1)女性被保險人參加保險滿 280 日後分娩者。
(2)女性被保險人參加保險滿 181 日後早產者。
(3)女性被保險人在保險有效期間懷孕,且符合1或2規定之參加保險日數,於保險效力停止後一年內因同一懷孕事故而分娩或早產者。
※全民健康保險施行後,男性被保險人之配偶分娩、早產、流產及女性被保險人流產者,均不得請領生育給付,僅女性被保險人分娩或早產可以請領生育給付。
申請方式及參考來源:勞動部勞工保險局
補助金額:按月投保金額一次發給 2 個月生育給付。
申請條件:
(1)於保險有效期間分娩或早產。
(2)僅女性被保險人可申請國保生育給付。
申請方式及參考來源:國保生育給付網路申辦作業相關Q&A
補助金額:分娩或早產者,按其事故發生當月之投保金額一次給與 3 個月。
申請條件:
(1)被保險人或其配偶參加農保後分娩者。
(2)被保險人或其配偶參加農保後早產者。
※【早產】定義:為胎兒產出時妊娠週數20週以上(含140天),但未滿37週者(不含259天)。如妊娠週數不明確時,可採胎兒產出時體重超過500公克但未滿2,500公克為判斷標準。
申請方式及參考來源:勞動部勞工保險局-農保生育給付
申請資格:
(1)現職工作年資6個月以上(未滿6個月需與雇主協商)。
(2)子女未滿3歲
(3)在孩子滿3歲前,父母可各自申請育嬰假,最長為2年。
給付標準:金額以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的60%計算,並於育嬰留職停薪期間按月給付,最長可領6個月。2021年7月1日起,除原先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外,會再發給20%的「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」,合計後可獲得平均月投保薪資80%金額,也就是八成薪。
申請方式:
(1)書面申請:郵寄資料至勞保局。
(2)線上申請:使用勞保局e化系統,線上填寫申請表單。
有關育嬰留職停薪更多資訊:勞保局-育嬰留職停薪
除了生育獎勵金與生育給付,政府也提供長期性的育兒津貼與托育補助,幫助家長減輕照顧負擔。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
申請資格:未滿2歲之幼兒、已完成出生登記或初設戶籍登記
領取方式:托育補助級育兒津貼擇一領取。
育兒津貼補助金額:
第1胎 5,000 元
第2胎 6,000 元
第3胎 7,000 元
托育補助金額:(參考下表)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
申請方式:
(1)育兒津貼:我的E政府-育有未滿2歲兒童育兒津貼
(2)托育補助:檢具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,於托育事實發生之日起 15 日內,以「郵寄」或「親送」向托嬰中心或居家保母所屬之居家托育服務中心提出申請。
※113年1月起提高補助並提前自第2名子女加發、取消不得與育嬰留職停薪津貼、其他弱勢生活補助同時領取之限制。
補助對象:2至未滿5歲
領取方式:就學補助及育兒津貼擇一領取。
育兒津貼補助金額:
第1胎 5,000 元
第2胎 6,000 元
第3胎 7,000 元
就學補助金額:(參考下表)
資料來源:衛生福利部
申請方式:親送、郵寄申請資料至幼兒戶籍所在地的(鎮、市、區)公所、辦公處,或使用線上申請平台服務
※本專欄旨在協助大家彙整2025年生育相關補助資訊,讓準爸媽們能更清楚了解各項津貼與申請資格。然而,各項補助政策可能因政府機關公告有所調整,詳細申請條件、流程與最新補助金額,仍需依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公告為準。